> 科学研究 > 项目布局

项目布局

  • 智联网技术中心
    负责人:石光明
    在国家新基建的背景下,以服务信息流的互联网和以服务物流的物流网的深度融合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形成一种新的网路,即智联网。智联网以大数据、人工智能、5G通信等技术为核心,联接智行体的网络,联接人类,将互联网的信息流和物流网的实物流有机融合,将人-机-物融合一个大的新社会网。其目的是满足人们对信息流和物资流的快速自如传输,为人人、人机、机机协同协作服务,集小智慧为大智慧,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获得更高的生活质量。智联网的发展将极大地推动基础设施变革,催生新的工业形态和经济发展模式,在数字经济、商贸物流、智能制造、智慧医院等众多领域有重大的应用需求。
  • 医药智能分析中心
    负责人:贺浪冲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对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其中精准防治重大疾病、高效发现专利药物以及自主研发高端医疗器械等是重要内容,也是国家安全和国际竞争的重大战略需求。针对精准医疗和新药源头创新技术不足的问题,成立“医药智能分析中心”,利用仿生识别和人工智能技术等研发的“医药智能分析装备”进行工程化和转化研究,促进医药智能分析装备新兴产业形成,带动区域数字经济发展。
  • 智能生产线技术中心
    负责人:韩九强
    基于制造生产线装备模识智能化组态开发软件XAVIS和工业机器人模型智能化仿真软件XAVSROP,用其作为一种群机器人柔性智能制造物理仿真实验系统研制开发工具,成功实现了单机自主智能化、双机协同智能化、多机群体智能化的工件装配、象棋对决、麻将博弈的物理仿真系统案例,为多品种、小批量、柔性定制化智能制造生产线系统高效研发奠定了工具基础。本项目涉及的机器视觉、模式识别、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大型组态软件、物联网通信、柔性系统框架等技术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发明创业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二等奖4项,国际博览会金奖1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6项,软件著作权2项,编写出版著作教材4部。
  • 脑机智能研究中心
    负责人:李远清
    脑机接口是一种新型前沿的智能人机交互技术,可为肢体或脑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康复及辅助提供技术支撑,亦可用于提升正常人的认知和运动能力,在医疗健康、军事、教育、娱乐等诸多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项目秉承服务于智慧健康的理念,围绕着脑机接口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系统平台、应用示范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系统性研究,内容涵盖脑机交互硬件、脑信息解码与脑机交互算法、脑数据深度学习方法、脑数据分析与管理云平台、脑机混合智能方法、脑机接口示范应用等方面。项目组拥有多名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知名学者,他们将协力攻关,解决脑机接口的系列深层次理论与技术问题,推动脑机接口走向广泛应用并形成新的产业。
  • 脑疾病与健康研究中心
    负责人:朱心红
    本项目瞄准精神疾病防治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充分利用神经生物学基本理论的进展和先进技术,结合人工智能、智联网技术,多学科交叉,从分子、细胞、整体动物到临床样本等多个层面对精神疾病机理进行基础和临床双向转化研究,寻找精神疾病早期预警、早期诊断、早期干预的新策略,力争在重大精神疾病发病机制与防治的基础理论方面取得一些重大原创性成果,加速基础研究的临床转化,快速提升精神疾病综合防治能力和水平,推动建设“幸福广东”。
  • 分布式医学影像中心
    负责人:马建华
    本项目以国家大健康战略为服务宗旨,提出将高端医学影像扫描与成像分离,形成 “分布式医学影像终端机”和“远程分布式云成像”的新机制,让高端医学影像设备下农村、下社区;引入数据-模型耦合驱动的误差建模创新理论,有效解决CT成像中的X射线高辐射问题,支持微剂量CT成像,为大范围疾病筛查提供可靠保障;建立分布式CT中心,利用三级医院专家资源,解决基层医生阅片难题;应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提供远程的典型疾病辅助诊断与智能分析功能。本项目拥有一支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统领的多学科交叉高水平研发团队,依托智联网医院平台,通过智能化分布式微剂量CT中心建设,盘活基层和边远地区医疗服务资源,形成可行的分级诊疗模式。
  • 智能感知与无线传输中心
    负责人:薛 泉
    本项目聚焦智能感知与无线传输芯片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预期将在新一代移动通信射频芯片、毫米波智能感知芯片、新型天线阵列、智能脑电传感器芯片、人工智能工业物联网边缘计算存储系统等方面形成关键技术,并进一步面向新一代移动通信微基站、智慧城市、安全监测、健康医疗、防恐反恐等领域进行技术转化。同时,推进广东省琶洲实验室的建设,培养一支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团队。本项目依托团队目前有教授、副教授、副研究员、助理教授、博士后等各类技术人才30余人,均具有丰富的境外/海外学习和工作经历,其中2人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特聘专家、杰青2名、优青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