琶洲实验室多项AI硬科技受到广东广播电视台、南方日报等媒体广泛关注

2025年9月19日
琶洲实验室
25

琶洲实验室作为广东省为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所设立的省实验室之一,在人工智能关键技术、智慧医疗与健康、脑机接口等前沿领域取得多项突破。近日,广东广播电视台《大湾区经济新闻》栏目组、南方日报记者等走进琶洲实验室,实探实验室科研团队自主研发的脑机智能、致盲眼病筛查等多项研究成果。

广东广播电视台《大湾区经济新闻》:【智启湾区 粤创未来】走进琶洲实验室实探湾区前沿硬科技

脑机智能系列成果

琶洲实验室脑机智能研究中心由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李远清教授带领,是国内研发非侵入式脑机交互技术的先行者。中心团队发表国际权威期刊论文200余篇,拥有脑机核心专利45项,其中发明专利29项,孵化华南脑控(广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实现了脑机智能技术的创新突破与产品化。目前,多项产品已在中山三院、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广州市脑科医院等开展临床试验。

南方+客户端:AI为什么能“看穿”你?

·脑机接口正念冥想系统,通过自研脑电采集头环与2D/3D沉浸场景,为用户提供交互式冥想体验,实时评估状态、提升正念能力,有效调节情绪、缓解压力、改善睡眠及晕动症状。

·脑机AI注意力训练系统,融合脑机接口、神经反馈与心理学原理,提供个性化训练方案,涵盖注意力评估、多维训练及数据分析报告,全面提升注意力稳定性、持久性与分配能力,改善多动与冲动行为。

·脑机AI智慧病房、脑机AI轮椅等产品,将脑机AI源技术通过算法融合形成控制指令,面向肢体残障、脊髓神经损伤、中风、渐冻症等肢体障碍人士,患者头戴多模态脑机头环,以脑控的方式自由操作电动轮椅,以及护理床、家用电器、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

致盲眼病筛查AI医疗器械

琶洲实验室许言午教授团队研发的致盲眼病筛查AI医疗器械,显著提升眼病筛查精度和效率,为大规模高风险人群提供精准、高效的眼病筛查手段。该设备可在30秒内完成双眼视网膜成像,并在15秒内给出对青光眼、黄斑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30余种主要致盲性眼病的智能辅助诊断建议,适用于医院、体检机构以及农村基层和偏远地区等资源有限的场景。设备具备脱机运算能力,无需联网,诊断过程全自动化。其深度学习算法框架和芯片完全由国内厂商提供,保障系统自主可控与数据安全,且模型具备强泛化能力,能适配国内外多款主流眼底照相设备。

该技术成果获得全国首个多病种AI三类证,被评为2021年“全国眼科十大进展”,并入选2022年工信部与国家药监局联合揭榜挂帅的“医疗器械创新”项目。团队在学术与产业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果,累计发表医学影像处理领域顶级期刊与国际会议论文30余篇,申请国内外专利50余项,授权专利15项;同时主导和参与制定了10多项眼科人工智能应用相关的指南与产业标准,推动AI医疗从技术研究走向广泛落地应用。

琶洲实验室

琶洲实验室聚焦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类脑与脑机智能、智慧医疗与健康、智慧能源、智能制造等方向和领域,建立完善的成果转化制度,探索出一个从产业和经济需求出发,经过科研开发、技术转化、成果应用,再到发现新需求的闭环模式。

实验室作为紧密连接高校、科研单位与市场、产业的纽带,积极与龙头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携手共建联合研发中心,推动科研成果和人才更好服务于合作企业、开展产业创新。

视频来源:

广东广播电视台《大湾区经济新闻》栏目组

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