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 | 6月7日琶洲实验室对外开放活动

2025年6月10日
琶洲实验室
36

为普及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发展成果,激发青少年科学探索精神,6月7日,琶洲实验室面向市民举办对外开放日活动。活动从众多报名者中抽选出25组青少年亲子家庭,通过科技研究成果展厅导览、AI知识趣味竞答、专家科普讲座及脑机接口技术互动体验多元化形式,邀请其深度参与了一场科技盛宴,有效提升了公众对智能时代的认知度与参与热情。

开启科技之旅

在科普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者开启了琶洲实验室探秘之旅。展厅内,大家通过互动屏幕、实物模型和动态演示,不仅系统认识了实验室在AI基础理论和大模型、智慧医疗与健康、智慧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创新成果,更通过各类实物展品了解了技术的应用场景。同时,讲解员借助生活化案例,让参观者切身感受到这些技术正在赋能医疗、教育、交通等多个领域,激发了公众对智能时代的无限遐想。

趣味知识问答

展厅参观结束后,一场别开生面的“AI知识大闯关”互动环节点燃了现场热情。题目巧妙结合刚刚的展厅内容,参与者需在工作人员倒数后通过举手抢答方式作答,正确者即可获得实验室主题科普文创纪念品。家长们与孩子们并肩作战,个个蓄势待发。随着“3、2、1”倒数结束,现场瞬间变成一片跃动的手臂海洋,每位抢到答题权的同学都准确给出了完美答案,并收获纪念品,在欢声笑语中完成了一次寓教于乐的知识检验。

讲座开启智慧之门

本次开放日特别邀请琶洲实验室特聘科普专家游琳云,带来“AI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主题科普讲座。作为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科学教师培训》秘书处大湾区筹备处主任、高级研究员,游老师深入浅出地解析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这场集知识讲解、互动体验与未来展望于一体的科普课堂,让公众切实体会到人工智能作为“教育金钥匙”的独特魅力。

随后,家长们就孩子当下的教育以及AI时代的未来教育向游老师提问:

“我的孩子现在是选的理科,他对人工智能非常感兴趣,您觉得他如果往这方面发展的话需要具备什么能力呢?”

“我想请教一下几年之内AI赋能教育的规划是怎么样的?是整体推进还是只集中在某一方面?”

游老师耐心为家长们解答:

“孩子往人工智能发展不能只关注某一学科能力或者某一专业,而是需要综合的能力,比如说要了解生物学、物理学、控制论等;AI赋能教育是不断推进的,它需要一个过程,不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未来AI会全面赋能教育。”

游老师还呼吁家长们不要过于害怕AI对孩子学习的坏处,应该要放大AI有利的一面,利用AI帮助孩子学习。

游老师的解答使学生和家长受益良多,进一步加深了大家对AI赋能教育、AI时代所必备的能力,以及AI时代怎么学的理解。

脑机接口技术的奇幻世界

为揭开“读脑术”的神秘面纱,活动特别邀请琶洲实验室脑机智能研究中心梁元锴博士带来硬核科普秀。现场观众不仅近距离观察了能将脑电波转化为鼠标指令的“脑控神器”,更通过实时演示见证了AI如何捕捉专注力指数、引导正念冥想的神奇过程。当参与者戴上脑机AI头环,就能操控电脑打字、浏览网页、做冥想、玩游戏。在通过游戏进行专注力训练时,现场响起此起彼伏的惊叹声。梁博士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析了脑机接口技术的工作原理,让晦涩的脑电波算法、神经反馈训练等专业概念瞬间变得生动可感,带领公众踏上了一场探索“人机合一”未来的奇妙旅程。

体验环节

研途心声

炫酷的智能科技在同学们心中埋下了科学的种子,无论是能读懂脑电波的“超能力”设备,还是AI赋能的教育新范式,都让每位参观者经历着认知边界的刷新。大家手持反馈卡认真写下在这段科学旅程中的心声。既是对今日科技之旅的生动注脚,更是下一代人对未来智能社会的无限畅想。当卡片汇聚成愿望星河,我们看见的不仅是科学普及的即时反响,更是一个被创新火花点燃的智趣未来。

这场充满未来感的科普实践,用AI“魔法”点亮了公众的科学热情。当青少年亲手触碰脑机接口的“读心术”,当家长见证AI如何重塑教育图景,科技与公众的距离被悄然拉近。琶洲实验室将通过不定期开展开放日、研学活动等形式,持续输出“带得走”的科学思维。未来将以更趣味的交互设计、更贴近生活的科普视角,带领公众深度解码智能时代的运行法则,让科技创新真正成为全社会共享的精神宝藏。

最后我们通过视频来回顾一下本次活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