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 |脑机接口+AI大模型!科学嘉年华带你“用脑玩转未来”

2025年5月27日
琶洲实验室
115

2025年广州科技活动周暨第九届科学嘉年华于5月24日-25日在广州市第一中学(高中校区)举行。本届嘉年华参与单位数量首次突破百家,创历届新高。现场设有两大科普讲座、五大主题互动展区、“以书换书”科普图书漂流角等项目,为市民带来一场科普盛宴。

科学嘉年华活动回顾

开幕式期间,琶洲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李远清带来了实验室脑机接口技术的最新成果,展示了如何用脑机接口技术赋能未来。脑机AI鼠标、脑机AI正念冥想系统、脑机AI注意力训练系统、脑机AI智慧病房……当李远清教授介绍这些脑机技术产品时都无不让观众称奇。

活动现场,琶洲实验室在“科技全运主题展区”设立展位,向市民开放体验脑机接口和AI大模型与智能认知相关代表性项目,它们分别是脑机AI正念冥想系统、脑机AI专注力训练系统以及多模态智能问诊系统、音乐自动生成模型。

脑机接口技术产品

脑机接口技术产品是由琶洲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李远清教授团队自主研发而成,目前已经实现产品化和市场化,相关产品均可以在国内外购物平台上购买获得。团队的“脑机AI”项目也于近期获得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广州赛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体系赛道一等奖。

AI大模型与智能认知产品

多模态智能问诊系统和音乐自动生成模型则是由琶洲实验室副主任、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陈俊龙及其团队研发而成,项目成果也已经实现落地转化,陈俊龙院士也于近期入选2025福布斯中国人工智能影响力人物。

趣玩体验

冥想体验

沙滩、海浪、山顶……屏幕上变化不一的冥想场景、工作人员头上佩戴的灵活轻巧的脑机AI头环吸引了前来参与活动的家长和同学们的目光,大家纷纷上前来体验冥想活动。

活动现场,一位深受失眠困扰的女士对脑机AI正念冥想系统非常感兴趣,“哎?这个是干什么的呀?”“它可以改善我的睡眠?哇这么厉害的!我刚好最近就经常失眠,我可以体验一下吗?”

戴上脑机AI头环,她跟随着屏幕上的冥想场景沉浸在冥想中,自身情绪也逐渐平缓下来。随着体验者注意力的提升,屏幕上的画面越发清晰,而在受到周边嘈杂的环境影响时,屏幕画面一下子变得模糊。

“它这样子就是显示我分心了是吗?好神奇。”

在体验完正念冥想系统后,这位女士表示自己在冥想过程中自身的杂念确实得以摒除。

脑机接口正念冥想系统通过结合头环设备与沉浸式2D/3D冥想场景,为用户提供深度互动式的冥想体验。该系统不仅有助于提升用户睡眠质量,还能辅助情绪调节,缓解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而且,研究团队证实该系统对晕车、晕船等晕动症状也具有显著缓解效果,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

专注力游戏体验

活动现场的另一项脑机技术产品——脑机AI专注力训练系统深受小朋友们的欢迎。

拔河、家园保卫战……利用注意力操控游戏人物的游戏设置彻底激发了小朋友们的好奇心,纷纷自觉排队体验,当工作人员介绍这一项系统能够测试小朋友的专注力时,家长们也暗暗称奇,对这项技术也充满了探究欲。

小朋友们沉浸在注意力游戏中时发现只要稍一分神,屏幕上的小战士力气就会减少;而全神贯注时,游戏角色便能使出更大力气赢得拔河游戏。这种即时反馈让孩子们惊喜不已,他们不断尝试调整自己的专注程度,探索着自己大脑的奥秘。家长们则是围在设备旁,一边观察屏幕上实时变化的专注力曲线,一边向工作人员抛出一连串问题:“这个脑机AI鼠标的脑电传感精度有多高?”“训练多久能看到专注力提升?”工作人员也耐心地解答家长们的问题。有的家长甚至拿出手机拍摄操作界面以及游戏结束生成的专注力分析报告,打算回家后仔细研究。

脑机AI注意力训练系统依托前沿的脑机接口技术,深度融合神经反馈机制与心理学理论,综合运用多种科学方法。该系统会依据每位使用者的独特情况,量身定制专属训练方案,在用户体验游戏乐趣的同时不仅能助力提升学习和工作效能,还能有效增强使用者的自信心。

多模态智能问诊系统

“我带上这个东西它就能看出我的身体状况吗?”展位上多模态智能问诊系统也引发了家长们的浓厚兴趣,当了解到这一产品是与健康相关的,家长们也纷纷鼓励孩子们上前体验。

同学们佩戴头环,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完成系统的指示,不一会儿系统就生成了一份健康数据报告。

“你这个很好,现在小孩的学习压力太大了,这个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小孩的情况。”

多模态智能问诊系统融合脑电波检测、人脸识别、语音识别及心理量表分析技术,实现对个体心理状态的全面评估。系统能够通过脑电信号精准捕捉认知与情绪特征,结合人脸表情分析与语音情感识别,提高心理健康筛查的准确性。目前这一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心理健康筛查、精神疾病早期预警以及情绪管理等方面,能够辅助临床决策,提高问诊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音乐自动生成大模型

“我想听哪吒它可以放给我听吗?”一位小朋友向工作人员提问,工作人员随即在电脑上输入哪吒两个字,一段音乐便生成出来。

音乐自动生成大模型基于深度学习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智能分析音乐风格、音体结构,并生成相应的原创音乐作品。这一系统能够根据用户需求调整音乐情感、节奏和风格,极大提升音乐创作效率,其强大的音乐理解与生成能力为作曲家、制作人员及普通用户提供个性化的音乐制作支持,推动音乐产业智能化发展。

活动体验结束后,家长们纷纷感叹科技发展的速度飞快。他们坦言,如果没有参与这些科普活动,可能很难及时了解到国内前沿科技的发展成果。不少家长表示,希望未来能举办更多此类科普体验活动,让更多人有机会感受科技创新的魅力。

琶洲实验室始终践行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两翼齐飞”重大部署,致力于将前沿科研成果转化为惠及公众的科普实践。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以技术创新为引领,以成果转化为抓手,让科技之光点亮大众生活,与社会各界携手共创智慧未来。